顶点小说 > 秦宫秘情 > 第24章 献计

第24章 献计


  马车停在了铸造处的门口,云音下了车。

  她被街头的冷风一吹,发热的头脑顿时清醒了不少。她一路来,都是计划着怎么回到赵国去,她想,只要先逃出了秦国,秦王就很难追到她了;而且,他后宫佳丽三千,未必会花费力气来追她。

  但她现在仔细思量,觉得原来的想法太简单了。从秦国回到赵国,千里迢迢,她一个孤身女子,就算带够了盘缠,路上也很艰难。秦赵两国正在开战,兵荒马乱的,万一她途中遇到乱军,或者遇到强盗土匪,落到他们手中,恐怕生不如死。

  就算她运气好,顺利回到了赵国,她的仇人不是一般人,身居高位,平时住在深宅大院里,出入有保镖和侍卫护送,她想报仇可谓难于登天!

  这样想着,她觉得,不如趁着现在嬴政对她还算不错,继续讨他的欢心,等个适当的时机,求他为自己报仇。他手握大权,如果愿意帮她,总是容易得多。

  于是,她办完了差事,还是回到了宫里。

  .

  随后几天,云音都在忙碌中度过。

  国事繁忙,嬴政每天要发很多道旨意出去,黄门侍郎们忙着按照他的意思拟旨,有时候忙不过来。

  有一次,人手吃紧,嬴政命云音按照他的意思,帮他拟一道旨意。云音平时看多了奏章和旨意,倒是清楚拟旨的格式和套路。云音先请教了一个侍郎,写好以后,呈给嬴政看,他觉得可以,就盖印发了出去。从此,云音每天除了整理奏章和做司寝的事务,有时还要拟旨,整天陪伴在嬴政身边。

  云音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。嬴政这个人,摸准了他的脾气,似乎也不是太难伺候。他心情好的时候,只要顺着他,小心一点就行了;但是他发怒的时候,就会变得很可怕!幸好最近一段时间,他情绪还算稳定。

  因为云音以前回答过嬴政有关策略的提问,有空的时候,他会拿一些军事的问题来考问她。云音以前倒是看过一些书,但她很久没摸书简了,怕回答不出来他着恼,特地去找了很多兵书战策和史书来看,恶补一番。

  她想,自己很快要被逼成个才女了。这样也好,她要固宠,年龄不占优势;论相貌,宫里美女那么多,她再怎么打扮也比不过豆蔻年华的少女;琴也弹得没有别人好,她总要有点特色,让秦王觉得特殊吧。能和他聊几句军事策略,在女子里,倒也算有些特点。自己有所求,自然付出的也要多。

  一天,云音回到自己的居所,宁姜来找她。

  云音把她让进屋里,两人坐了下来。宁姜说:“你一天到晚在忙什么呢?常常见不到你。世妇大人有时候派你办事,都找不到你的人。”

  云音苦笑,她确实是忙,但是本职的差事,还是尽职完成的。她答道:“我最近被派去整理奏章,有点忙碌,如果世妇大人有什么吩咐,还烦劳你转告我。”

  宁姜看她一阵,“你这么大的本事,呆在这里做个女官,真是委屈你了。你既然在君前做事,世妇大人怕也不敢吩咐你。”宁姜知道,云音现在常常被嬴政叫进寝宫去。

  云音皱眉头,这个宁姜,阴阳怪气的,和她说话也累得慌。

  宁姜又说:“我来提醒你一下,宫里赶制的新用具,是你的差事,你可要负责好,不然出了漏子,我们大家都要受罚。”

  云音道:“你放心吧,我再忙,也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。”

  宁姜刚走,秀儿和小珠来了,她们有空喜欢来找云音玩。云音很高兴,拿出一些糕饼和小吃食招待她们。

  秀儿一边吃,一边笑着对云音说:“飞燕姐听说你做了女官,气坏了。你是没有看见她那时候的样子,可好笑了!”

  云音也笑,小珠说:“我要是也能考上女官就好了!可惜我不识字。”

  云音笑道:“你们年纪小,现在开始读书识字也不晚。”

  秀儿说:“我不小了,过几个月就及笄了。”

  “是吗?及笄一般要行及笄礼,可是你娘亲恐怕不能进宫为你行礼,怪可惜的。”云音想起自己的及笄礼,十五岁,正是最好的年华,那时候母亲还在,现在感觉宛若隔世一般。

  “我想找请一位宫中年长的姑姑,给我简单地行个礼,让宫里的好姐妹都来观礼,大家正好聚聚。云姐,你也来吧!”

  云音答应,她看到秀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,问道:“怎么了?”

  秀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:“云姐,你的那支金簪子,我及笄那天,能否借给我用一下?”秀儿家里穷,没有像样的首饰,她无意中看到云音有一只金簪子,就想在及笄那天借来戴。”

  云音道:“当然可以了。及笄是大日子,你要打扮地漂亮些才是。到了那日,你来拿吧。只要小心些保管就行了。”那只簪子,是嬴政赏赐给她的,她一般不怎么戴。

  秀儿高兴地表示了感谢,两人又呆了一阵,告辞回去。

  .

  秦国屡次攻打赵国,都遭到了强烈的抵抗,军队暂时驻扎在边境,等待时机。到了秋天,赵国发生了大旱,嬴政得到奏报,打算趁这个机会再一次进攻赵国。

  云音看到了奏报,赵国大旱,颗粒无收,赵王自私刻薄,不肯打开国库,放粮赈济灾民,成千上万的百姓饿死。云音心里很难过,她从小不缺衣食,只有在掖庭的时候,常常吃不饱,饭食也没有什么油水,那样已经觉得很难过了;她完全无法想象,那么多人活活饿死,是一件多么悲惨的事情!

  嬴政命令老将王翦率军攻赵,可赵军的统帅是名将李牧,他能力强、威望高,冷静沉得住气,秦军一时不能得手。

  嬴政的眉宇间又开始愁云笼罩,每天坐卧不安。

  他心情不好,宫人们也心神不宁,战战兢兢地伺候。云音看到他皱起了眉头,又恢复了以前那种阴沉的样子。

  一天,嬴政看完军报,闷闷不乐。他对云音说:“这个李牧,可真是难缠,屡次进攻,都被他挡住。”

  云音答道:“李牧将军多年在北方抗击匈奴,他身经百战,在军中威望很高。”

  嬴政又道:“我军攻打赵国,久攻不下。大军远征,时间长了就处于劣势。你是否有什么妙计,说来给寡人听听?”

  云音呆了一下,她没想到他会问起这个。她就算有计谋,也不应该回答。可她转念一想,赵王昏庸无道、任用奸臣、残害忠良,自己的父亲就是死在他手上。他也一点不顾念老百姓的性命,不肯救灾,这样的人,还坐在王座上,享受着荣华富贵,真是没有天理!难道真的是杀人放火金腰带吗?这种人,居然还会有良将为他效命?就应该把他拉下马来,让他接受惩罚!

  嬴政虽然不是什么好人,但是他把秦国治理得不错。而且,他身上还有一半赵国人的血统。实在不行,让他来统治赵国,恐怕要比赵王好得多。

  这样一想,她恶气顿生,倒是愿意为秦王出主意了。她想了一下,秦军攻赵,屡次被李牧阻挠,这个人简直就是秦军的克星,只要他还统军,攻赵就没有那么容易。

  云音听父兄说过,在几十年前,两国长平之战的时候,秦国用了个反间计,骗赵王把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撤掉,换上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,最后赵军中了计惨败,死伤十多万人。原本赵国是一个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军事强国,从此开始衰败。现在最方便的计策,就是挑拨离间,破坏赵王对李牧的信任,让赵王把李牧换掉。

  想到这里,她答道:“赵王多疑,可以施个反间计,换掉李牧。”

  嬴政听了,脸上露出笑意,“不错,爱卿出的主意,与国尉为寡人献的计策,一模一样。”

  云音正有些后悔,出了这种缺德的主意,她听到他夸赞,也高兴不起来。秦国已经用过这个计谋了,第二次再用,赵国的领导者还会上当吗?

  她问道:“大王是准备采用这个计策了吗?李牧将军是个忠臣,也是个难得的良将,他如果被换掉,能否保住性命?”

  嬴政答道:“这个自然。秦国正缺良将,等他被免职,寡人自会派人去招抚他,让他为秦国效力。”

  云音听了,稍稍心安一些。

  因为云音参与整理奏章和拟旨,她整日陪侍在嬴政面前。嬴政有时候召见大臣,也把她带在身边。

  一日,在宣室殿的偏殿,云音遇见了熟人。


  (https://www.dingdiannn.com/ddk81444/4379148.html)


1秒记住顶点小说:www.dingdiannn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ingdiann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