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再世潘安 > 第6章 就是要搞事

第6章 就是要搞事


  潘安并没有拿出太多的钱犒劳士卒,只是发放了两个月足够吃饱饭的军饷而已。

  同时命令侯飞再去招募一百人,名义就是自己要种树,人手不足,也不忍心调用民力。

  这个消息还没被吴路知道,主簿罗康和录事史曹元就提前得知了,很明显他们时刻在关注着潘安的一举一动。

  作为河阳县的老人,他们自然希望河阳能兴盛起来,但无奈前有吴路挡道,又兼历任县令无能,所以忧心不已。

  眼见现在又来了个新县令,还是看起来那么出类拔萃的人物,所以他们的热情又被点燃了。

  但这新县令来到河阳没多久,居然先是和恶霸吴路畅饮一番,接着又要种什么桃树,这到底是打的什么算盘?

  “县令大人,不知为何要种桃树?”主簿罗康仗着自己年纪大,就开门见山地问了。

  潘安当然不能说自己是为了借助这个事情扬名,是按照历史车轮的轨迹要办好这事。

  于是潘安便笑着答道:“主簿有所不知,本官要种这桃树,却是有两点考虑。一是河阳如今破败不堪,民心不可用,究其原因,是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好的环境。”

  “俗话说看不到希望,就没有动力,所以本官想要是河阳能改头换面,走出以前那了无生气的氛围,民众也会觉得日子即将慢慢变好吧?”

  罗康沉思几秒,不解地问:“难道这桃树就能让民众归心?”

  “主簿难道不知桃花之美?我令人种桃树,等到那花开之时,满城红艳,象征的可是太平盛世,民众见此景象,安能不盼望日子会越来越好?瑞雪兆丰年,也是取的这个意思。”

  “只要民众有了希望,河阳满城桃树美景,又何愁没有商人来此聚集?”

  其实潘安说的这番话,简单点概括,就是一个价值观。

 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,在特定的时间、地点、条件下,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。

  比如,对某种人或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,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。

  如果河阳县的百姓,总是生活在这种死气沉沉的氛围中,你要他们怎么能鼓起干劲?

  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,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、信念、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。

  就像是后世那些北漂,长期生活在地下室,混迹在酒吧这种充满了颓废和堕落的场所,你还和他们谈什么理想?

  就算有理想,也会被慢慢地磨灭,甚至被其他俗人同化。

  但如果换个环境,就大大不同了,舒适的生活、振奋的生活、成就感、和平的世界、美丽的世界,灵魂得到拯救、内心平静,这都会大大地让一个人充满正能量。

  有了正能量,就会为了维持这种生活而不断努力。

  当然,要让罗康理解这个还是很有难度的,不过他现在明显已经被自己许下的美好景象给迷惑住了。

  潘安趁热打铁地说:“况且,桃树的作用,不仅在于观察,它的果实,也是美味,更能充饥,本官相信,等河阳满城桃树之时,粮食的危机也会随之解除。”

  听到这话,录事史曹元深有同感:“县令大人说的没错,当前粮价被吴路操控,民众由于天灾,种田也得不到什么粮食,更兼税赋繁重,所以日子过得很艰难。但有了这桃子充饥,倒也不至于饿肚子了。”

  罗康不愧是活了那么大岁数的人,他一下看到了问题的关键:“县令大人此法虽好,但若到时吴路强抢果实,岂不是为他人作嫁衣?”

  “非也!殊不知这征募的军士,到时也可做护卫之用?本官只要下一道命令,桃树乃天生天养之物,民众皆可取而食之,又有军士在旁,他还敢乱来?”

  潘安索性继续忽悠,其实靠桃子来当粮食,这根本不是什么可行之法,自己这么做,最大的深意,还是要扩充实力。

  只要有了兵,什么危机都会迎刃而解。

  就算那吴路有个当尚书的堂兄又如何?难道他敢公然对抗自己这个朝廷命官?

  所以矛盾,最后还是会私底下解决,解决的办法,就是看谁的拳头大!

  好在罗康也没有细想太多,算是赞同了这件事。

  ……

  潘贵没过几天就回到了河阳,向潘安禀明了情况。

  府上一切都很好,不用担心,而军火商也联系到了。

  不对,是军械商。

  父亲潘芘本来就对自己儿子被外放而耿耿于怀,现在没奈何之下只有认命。

  但为官一方,始终还是要靠政绩,一听儿子要打造自己的军队,二话不说就把多年相识的合作伙伴给送了过来。

  这军械商姓赵名丰,手里不仅有大刀长矛,还有渠道弄战马。

  潘安也不是想要拥兵自重,所以赵丰的货源已经足以满足需求。

  “草民参见县令大人。”虽说是熟悉人,但赵丰礼节方面一点都没落下。

  “哈哈,赵伯父免礼,居然劳烦你亲自前来,小侄真是有些过意不去啊!”潘安自降身份,丝毫不以为意。

  赵丰果然感动得不行,马上拍着胸脯说:“既然县令大人叫我一声伯父,那小侄有什么难处不妨直言,伯父保证办到。”

  “赵伯父多虑了,小侄就是想购置一些军械而已,但运送之时必须保密,万万不可被其他人看到。”

  “小侄不用担心,伯父经营这生意多年,自然懂得隐晦之道,我保证此事绝不会有外人知道。只是不知需要多少军械,我也好去准备。”

  潘安估算了下,一个县令手下没有几百号人,遇上土匪都没有办法自保,但又不能超过朝廷的限制,所以就定在八百人左右比较合适。

  侯飞那边已经新募了一百青壮,现在县兵已经达到了两百多,这是迫在眉睫需要的。

  “伯父,实不相瞒,我现在急需两百军士需要的兵器和铠甲,战马倒是可以缓缓。”

  只见那赵丰又是一声大笑,答道:“小侄未免有些小看伯父了,只是区区两百人而已,我现在就可以让他们装备齐全。”

  原来赵丰来的时候已经被潘安父亲告知大概情况,所以就准备了一些货,想着如果不够再去调,现在一听只要两百人的东西,是完全足够的。

  潘安跟着赵丰来到河阳县外,果然看见赵丰已经准备好军械,大刀长矛、皮甲弓箭,足足有五六百副。

  看那质量,都是上乘,即便洛阳城中士卒,也未必有这么精良的军备。

  这让潘安都不禁吐槽,父亲居然认识这种大军火商,难道他有造反的心思么?

  更加惊喜的是,赵丰此行还带来了二十匹战马,完全可以组建个骑兵小队了。

  潘安见状也不由豪情顿生,有了这些东西装备士卒,还怕斗不过区区一个吴路?

  世家的力量,果然不可小觑。


  (https://www.dingdiannn.com/ddk81440/4378695.html)


1秒记住顶点小说:www.dingdiannn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ingdiann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