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正在通话中[刑侦] > 第12章 第12章

第12章 第12章


江桥联合巢州市公安局和同湾县派出所,对程广福家后院进行挖掘,终于在靠近墙根的地方,挖到了一具由蛇皮编织袋装裹的尸体——确切的说,是一具白骨。

        经检验鉴定,这具白骨与郭文秀确系母女关系。郭文秀没有其他孩子,所以这具尸骨是胡巧巧无疑。

        公安局暂时没有把消息告诉正在住院的郭文秀,母女相隔三十年,再次相见却只能天人永隔,郭文秀的身体不知道能不能扛得住。

        对江桥来说,另一个问题是,如果打电话报警的人是朱燕,那么应该是朱燕看到了程广福杀死胡巧巧所以报警,死亡顺序应该是朱燕死在胡巧巧后面。现在胡巧巧的尸体找到了,朱燕的尸体在哪呢?

        警方对程广福家进行反复搜查,却没有查找到有用的线索,王桂芬的口供也证实程广福当年只背了一具尸体回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桥又不能明说此案里还有第三个被害人,因为胡巧巧和程广福有直接关系,他们是男女朋友,高文秀的照片可以作证。而朱燕则和程广福毫无关联,突兀地寻找朱燕的痕迹,势必要将一通所谓的灵异电话写进案件报告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显然是不可行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还得再去找证据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桥仔细查看王桂芬的证词,其中一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——是这娘们想让我死。

        程广福是个会说谎、精通掩盖的杀人犯,但王桂芬不是。

        出于母子关系的亲密度,程广福没欺骗过王桂芬,因为他知道王桂芬与他是利益共同体,他不需要对王桂芬说谎王桂芬也会尽心尽力帮他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王桂芬说的是实话,程广福真的说过这句话,这显然不合逻辑。

        从动机来说,胡巧巧作为不谙世事的学生,她当年对程广福的爱情单纯而热烈,即便知道他是个无业游民,她也无怨无悔地和他在一起。所以从主观上来讲,她没有杀程广福的理由。

        从客观条件来看,根据尸骨,可以推断出胡巧巧顶多只有1米58,面对身强力壮的程广福,她完全不具备作案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她为什么想让程广福死呢?

        因为程广福外面有人?因为程广福要抛弃她?

        可不管什么理由都构不成胡巧巧想要程广福死、甚至是真的会要了程广福命的动机。

        尸骨确认后,7·11案被法院退回补充侦查,警方再一次审问程广福。

        陆海波:“1992年8月你来过柳江市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程广福:“太久了,不记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海波:“你家里为什么会有受害人胡巧巧的尸体?”

        程广福半低下头,抬眼看陆海波:“我不知道,我不怎么在家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是程广福松动的一个表现,陆海波忙步步紧逼:“你母亲已经交代了,我劝你也早日交代,配合警方工作,不要做无谓的抵抗。现有的证据已经足够给你定罪,你交不交代结果都是一样的,你还不如说出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见“你母亲已经交代了”这几个字时,程广福的眼中露出少见的波动。

        但他很快调整状态,依然一句不发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桥继续审问:“你和胡巧巧是什么关系?”

        程广福:“我不认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江桥:“你们两个有没有过争吵?”

        程广福本来想说什么,但突然又闭了嘴,转而说:“不知道,不认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江桥把复刻的程广福的照片摔到程广福面前:“不知道?不知道你的照片为什么会在胡巧巧家?你家里的白骨经过科学鉴定,就是胡巧巧的。我听听看你怎么解释你的照片在胡巧巧家、而胡巧巧的尸体在你家埋着呢?你说不认识,这合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程广福突然装疯卖傻起来:“我确实不该堵厕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整整14个小时过去,不论怎么翻来覆去地审,程广福就仨字:不知道,不认识,记不住。再推进一点,他就跟你扯有的没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把审程广福次数最多的老冯气得着急上火,脸都歪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冯捂着肿了半边的脸:“我他娘的不干了,我得去看牙了。你们审,要打要骂你们随意,我绝不举报你们,我还给你们发个大红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海波看老冯心态崩了,心内考量:证据链已然完善,程广福杀人手段恶劣且熟练的原因也找到了,胡巧巧案可以和7·11案合并定罪,即便杀人动机还不确定,但程广福死罪难逃。要撬开程广福的嘴,难度很高,他们还有很多案子要处理。光昨天一天就接到两个辖区内的白闯案和盗窃案的辅助侦破工作。这周柳江市测出来个从国外回来的阳性感染者,行动轨迹遍布大半个柳江,全市又要翻个底朝天,基层派出所警力不够,刑侦支队还要增援协助全市核酸检测。

        眼下连老冯这个老江湖都受不住了,警队应该尽快把精力从7·11案上整合回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从刑侦支队的角度,在不清楚还有受害人朱燕存在的情况下,陆海波的决定和方针在江桥看来,绝对正确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朱亮的请求言犹在耳,作为一名人民警察,帮助人民,是她最应该也最迫切要做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江桥向陆海波申请,独自带队对案件进行收尾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桥想了想,和92年案件最近距离接触过的,只有程广福的母亲王桂芬。

        作为92年胡巧巧一案的关键证人和嫌疑人的母亲,王桂芬已于昨日赶到柳江市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桥前往王桂芬居住的招待所,对王桂芬进行询问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桥:“程广福有没有跟你说过他和胡巧巧之间的关系,或者他们之间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矛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桂芬想了想,既然儿子都被抓起来了,她也没必要再隐瞒。她仔细回忆后说道:“提过一次还是两次。有一次是,我给他说亲,我拿媒婆给的几张照片给他看,他说都不好看。没有巧巧好看。我问他,巧巧是谁。他说,埋院里的。我赶快就不说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江桥点点头。但如果真如王桂芬所说,程广福对胡巧巧是有感情的,为什么又把她杀了呢。

        王桂芬继续说:“还有一次,是他结婚之前,喝醉了。他自己躺倒沙发上哭。我去给他擦脸擦脚。他哭着说,妈,巧巧咋不像你呢,妈对我好,巧巧对我不好。我赶快安慰他说,你马上就结婚了,嫁给你之后都会对你好。他说,她要是没报警,跟你一样,现在不就成我婆娘了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犹如一道闪光穿过江桥的脑海,江桥像抓住了一根线头:“你是说,程广福跟您说,是胡巧巧报的警?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桂芬被江桥严厉的态度吓了一跳,忙说:“应该是吧,你一问我就有点不确定了,毕竟几十年了,我也不想记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一条重大线索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报警的人是胡巧巧,那么杀人顺序和杀人动机就得推翻重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原来以为报警的人是朱燕,那就是她看见了程广福杀了胡巧巧,首先遇害的也是胡巧巧,那么处理尸体的时候,应该是先处理胡巧巧的尸体,后处理朱燕的尸体更方便。程广福家里埋的却是胡巧巧的尸体,朱燕的尸体下落不明,这不太合理。但如果第一个遇害的是朱燕,程广福先把朱燕的尸体处理了,然后杀害胡巧巧,同时把胡巧巧的尸体带回家掩埋,这样类似于远抛近埋的顺序更加合理。

        从程广福的视角,根据王桂芬的证词,他认为杀人被警察知道就得枪毙。所以极有可能是胡巧巧看到了程广福杀人,赶到小卖部报警,被程广福发现。程广福觉得胡巧巧想让他被枪毙,也就是所谓的这娘们想让我死,所以就把胡巧巧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他想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胡巧巧说看到了一个人,没说是谁,就是想给程广福一个自首改过的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——

        审讯室里,江桥关了审讯室的监控,单独审讯程广福。她把胡巧巧的照片和她的日记摆在桌子上,一张一张拿起来让程广福看:“你知道胡巧巧报警说了什么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程广福还是一脸与我无关的表情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桥不管程广福的反应,继续带着审讯时特有的压迫感说道:“胡巧巧是在职业学院后马道的小卖部里报的警吧,晚上十点三十七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程广福闻言身体微微前倾,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江桥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桥说:“她报警的时候,说我被凶手看到了。她明明知道杀人凶手是谁,但她没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程广福明显慌乱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桥站起来,隔着铁栏杆把胡巧巧的日记本翻开,其中一页夹着一张车票:“她很早以前就买过去巢州的火车票,她特别想跟你一起,她学都不上了家也不要了,就想只身一人跟你一起到千里之外的异地他乡,你说她图啥呢?哦,对了,你知道如果自首的话,你是可能不被判死刑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程广福没有反应。

        江桥很平静地说:“不过不管你知不知道,你都会杀她的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程广福嘴唇发干。他舔了舔嘴唇,说:“不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江桥知道,杀人诛心,程广福要交代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把监控打开,喊来其他同事,最后一次对程广福进行审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——

        1992年8月,具体哪一天我不记得了……


  (https://www.dingdiannn.com/ddk61850206/32298689.html)


1秒记住顶点小说:www.dingdiannn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ingdiann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