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 > 第二百一十六章:董卓,这磨人的妖精。

第二百一十六章:董卓,这磨人的妖精。


  第218章 董卓,这磨人的妖精。

  说道这里,董卓脸上少有的不好意思。

  “除了这个《三字经》,董某还有些想法,谓之曰《百家姓》。”

  “二位可根据百家之姓,也同样编一套小儿启蒙读物出来,就四个字一段吧。”

  “以百家之姓编撰?!”蔡邕眼中露出踟蹰。

  董卓点了点头,“正是,以姓氏成书,即能识字,又可加强宗亲血脉之传承。”

  然而这时蔡邕却显得更加犹豫,董卓看出了蔡邕像是有些顾虑,直言道:“伯喈有顾虑否?!”

  蔡邕扯了扯嘴角,回道:“这百家姓,若是编撰出来,这排序……”

  董卓闻言拍了怕脑袋,草率了。

  国人大多喜欢论资排辈,如果真编撰了《百家姓》,那这姓名谁前谁后的确是个麻烦事。

  董卓倒是知道,后世的《百家姓》之所以是,'赵钱孙李'开头,那是因为当时的皇帝姓赵,至于钱……

  因为作者好像是姓钱。

  董卓锊了锊胡须,开口道:“这排序的话,就以刘开头吧,四字一列,后面编撰的押韵便好。”

  “刘、董、蔡、杨?!”

  董卓随口说道,除了皇帝刘协,正好现在府中正好董卓、蔡邕、杨彪。

  “伯喈、文先以为如何?!至于后面的排序,也都由你们了。”

  蔡邕、杨彪都觉得董相国这随口张来,是不是更草率了,很明显,董卓不想动脑筋,那剩下的事情只能他们去办了。

  蔡邕、杨彪只得点了点头应下。

  “既然有了,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所幸把《千字文》也弄出来,反正也不用自己费事。”

  只见董卓轻咳两声,又言道:“本相思如泉涌,文如N……”

  “咳,本相又想到了一种可行之法,还是要劳烦二位了。”

  蔡邕扯了扯嘴角,望了杨彪一眼,发现杨彪的手好像抖了抖。

  上官一句话,下官跑断腿。

  董相国点子多,但你可以一个一个说啊,你这一次性全拿出来,那自己就不用了干其他事情了。

  “伯喈、文先,是这样,与那《百家姓》一般无二,同样是四字一段。”

  董卓开始摇晃脑袋: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。日月盈昃,辰宿列张。

  寒来暑往,秋收冬藏。”

  蔡邕、杨彪不由自主跟着记忆起来,然而刚到“秋收冬藏”董卓听了下来。

  蔡邕疑惑道:“相国,那这后面呢……?”

  董卓轻咳一声,“本相目前也就想到这么多,至于后面同样……”

  董卓瞟了一眼蔡邕、杨彪一眼,不再说话,那意思不言而喻。

  我。

  董卓。

  后面,不知道了。

  但是我不会说,就是这么吊。

  “邕明白了。”蔡邕心中暗骂了一声,行了一礼,“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此三种蒙书,邕与文先定尽快编撰出来。”

  “嗯。”董卓点了点头,回道:“也就这么个事,就交于你们了,千字文要求对仗工整,条理清晰便可。”

  “是。”二人躬身行礼。

  蔡邕开口询问道:“明公,若无他事,那我等就先回府呢?”

  董卓摆了摆手,“去吧。”

  蔡邕、杨彪二人联袂而出,才出了相国府门,只听杨彪苦笑道:“董相国安排的事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”

  “就是颇要废些精力。”“伯喈,依我看你那汉书恐怕又要推延了。”

  “唉!”蔡邕无奈摇了摇头,“推延就推延吧。”

  “相国所说的这种蒙学,的确有独到之处,待吾等将此三文编撰出来,邕到觉得比写史,要有意义多了。”

  杨彪瞟了蔡邕一眼,要知道蔡邕现在朝堂之事不怎么过问,每日在家主要的事情便是编撰《汉史》,可以说所有的心力都用在了写史书上面。

  现在说出这样的话,可见蔡邕对即将要编撰的这三本书是多么看重。

  “这三本书若是推广下去,我朝的孩童们有福矣。”蔡邕望着天,口中长长一叹,嘴角不自觉上扬。

  这算是为往圣继绝学的开始吧,自从上次听到“董公四言”后,蔡邕天天将那四句话放在心中揣摩。

  天天脑子里面有空了就想想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!”

  人都有些魔怔了。

  “两位先生,两位先生,请留步。”就在这时,董卓家的小厮快步跑来,连忙唤住了蔡邕、杨彪二人。

  “怎的?!”杨彪眉头一皱,望了那小厮一眼。

  别看杨彪平时在董卓面前看上去有些唯唯诺诺,但在外面他可是高人一等的礼部尚书、当朝太尉。

  眉宇之间流露出的气势,瞬间就把小厮震住了。

  小厮谦卑道:“两位先生,相国有请,说是还有要事与两位先生商议。”

  杨彪眉头一挑,望了蔡邕一眼。

  蔡邕无奈道:“走吧,既然相国还有事,那我等便多耽搁一会。”

  董卓看到去而复返的二人,讪讪的笑了笑,觉得自己有些不厚道。

  这呼来唤去的的确有点不好。

  “伯喈、文先,是董某无礼了。”董卓先是主动向两人认了个错。

  本来心中有些不满的二人,也是消了一口气,毕竟是当朝相国,人家主动认个错,你还能怎么地?

  还真不能怎么地,口头上认个错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。

  “不知相国,又唤我等前来……”蔡邕、杨彪二人疑惑的望向董卓。

  董卓掠了掠胡须,郑重道,“方才董某与二位谈及那孩童蒙书时,忽略了一件大事!”

  “大事?!”

  “什么大事?!”蔡邕二人心思急转。

  这时只听董卓却不说大事,转而询问道:“伯喈,本相记得当年先帝在位时,伯喈曾请奏先帝,校正经书、刊刻于石?”

  蔡邕心中一愣,点了点头,“回相国,确有此事。”

  董卓询问道:“当时是把儒家七经抄刻成石书?”

  蔡邕又点了点头,“回相国,没错。”

  不过说到这里,蔡邕心中就非常不舒服了,因为当初为了将经书校正,刻在石头上,他们一行人,一共花了八年有余的时间!

  八年啊!

  但是后来董卓烧毁洛阳宫庙,太学荒废,石经遭破坏一些破坏,虽说损毁的不严重,蔡邕心中还是很心疼。

  那可是自己的心血。

  现在董卓忽然提起,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啊。

  狂妄的撒盐!

  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dingdiannn.com/ddk270551/1575933.html)


1秒记住顶点小说:www.dingdiannn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ingdiann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