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官场教父 > 第808章 一个人出名不算本事 2

第808章 一个人出名不算本事 2


  赵本山回沈阳第二天,就把办二人转大赛的想法和自己的老搭档二人转专家崔凯说了。崔凯说,行啊,就以你的名义,更有号召力。2001年3月,在辽宁省曲艺家协会第三届代表大会上,赵本山提出要做“赵本山杯二人转大赛”,得到协会支持。曲协里的二人转专家金芳、马力、郝赫参与大赛的筹办和评审。“这个比赛就是要选在民间活跃的二人转演员,我们和辽宁省里所有文化厅打招呼,让他们推荐。后来沈阳周边的一些演员也过来了。”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金芳回忆。那次比赛,有十几场,打破了专业和业余的格局。赵本山掏了100多万,包括演员的吃住、奖金。他的收获很大,收了唐鉴军、王小宝、王小利、王小虎等十几个徒弟。小沈阳也参赛了,但没有脱颖而出。要知道,在一个传统戏团里,有十几个演员已经足以搭班子、唱戏了。

  有了演员,拍影视剧对赵本山不是新鲜事儿。他1985年就拍过方青卓导演的《雪野》,后来在张艺谋的《幸福时光》里演过角色。2001年,他找到央视的影视中心主任李培森,说想拍个戏,自己导。李培森问:“你这没导过,能导吗?”“那我一定下决心把它导下来啊。”李培森把《刘老根》的剧本给了赵本山,但里面没有二人转的情节。赵本山把给自己写剧本的老搭档何庆魁带来,往里加了经营二人转的龙泉山庄。

  央视不放心,派了一位叫谢晓嵋的导演和技术部门的几个人到剧组。“他们搁那看我导。我说你们先别说话,镜头归你管,戏归我管,听我指挥。刚开始,我找到的那些二人转艺人哪会演戏,我一个一个演给他们看。一个场景有时候要拍二三十遍。灯光、镜头我都不懂,现学。”赵本山回忆说。《刘老根》是赵本山第一次尝试自己导戏,把自己的人放进去了,完事儿还在央视播出,引起了轰动。“那是我的一次转行。我想,这个剧要是弄好了,收视率高了,我的学生就都出来了。”

  几年下来,赵本山打造了一个产业链条:把经营剧场与经营剧团结合起来,打造一个统一的品牌刘老根大舞台;用电视剧包装二人转演员,演员成名人了,为剧场吸引来更多公众带来不断上涨的上座率。

  《刘老根1》的拍摄赵本山投了五六百万,后来被央视买下,2002年开始在央视一套播出。他后来发现,“这一步走得太对了”,而且一发不可收。

  2003年,赵本山开始筹划建民间艺术团的事儿,崔凯帮他起草的章程。一开始他们不知道上哪儿注册。当时,赵本山是人大代表,他找机会向当时的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表达过建团的想法,省里不用给编制,算文化厅的一个直属单位就行。闻世震很认可,说本山你们干吧,不行政府给你拨点钱。赵本山说,不用给钱,别管我要招待票就行。辽宁省文化厅对建团的事儿很支持,还特意开过一个论证会,明确这个团是以经营二人转为主,兼顾民间歌舞形态。月,赵本山出资200万元注册成立了辽宁民间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。

  “从这个时候开始,赵本山从过去经营自己变成经营二人转了。”原本山传媒党委书记兼总裁田立冬说。大田(田立冬)与赵本山是铁岭老乡,相识30多年,2003年3月被赵从省文化厅要到团里来当领导,2009年回文化厅任职。“中国很多文艺界的人,他们没有产业意识和企业意识,他们只经营自己,没想过去经营歌剧、舞剧,赵本山有这个意识。他想通过经营二人转来体现他的价值。”

  少有人知的是,这不是赵本山第一次组团。1984年前后,赵本山承包过铁岭县民间艺术团,当了团长,把一个以演评剧为主的剧团整成了演二人转的团。当时潘长江在那个团里演评剧小花脸,自那开始演二人转。赵本山从外面找来一批二人转演员,把剧团搞得挺红火,但团里演评剧的老演员不干了,找文化局告赵本山,说二人转有损风气。赵本山没解释什么,不干了,以后也再没当过干部。

  这一次是他完全自己所有的、按企业化运营的剧团。团里最早有27人,其中演员有十几个人,都是赵的徒弟;6个乐器手,1个剧场经理,1个卖票的,2个把门的,还有2个财务。他们起初在沈阳和平影剧院尝试演出,租用场地,与对方三七分成。赵本山要求剧团天天演出,但要坚持做到很不容易。“刚开始很艰难的,每天半场人都没有。城里人不认。”赵本山说。“老百姓习惯了看演出找人要赠票,宁可花钱请客吃饭,不花钱买票看戏。”田立冬说,“但是你必须坚持住,只有常演才能演长,如果断了,就不能造成剧场的连续效应。其实很多人忽略了观众媒体的传播效应,这种传播的可信度比报纸、电台都管用。天天演出让我们通过观众媒体的传播,形成了一个观看二人转的社会群体,这个群体不断往外延伸,加大了二人转对社会的辐射力。”

  在和平影剧院尝试一段后,赵本山和大田合计:第一,要有自己的剧场;第二,坚持不赠票,不管是省里、市里的领导来了,还是团里演员的家属,全都要自己买票看演出。“大田把这个底子打下来了,保证了票房。不管是什么领导,甚至我的家属来了,他都扮黑脸儿,让人家自己掏钱买票。”赵本山说。

  从2003年起,因为买不起剧场,他们开始长期租用沈阳大舞台剧场,把剧场改名为“刘老根大舞台”。起初,每天租金是1400元,后来逐渐涨到2000元。用赵本山的话说,前一两年亏了,不赚不赔就是亏了。

  不过,《刘老根》的作用可不仅仅是给了舞台一个名字。这部戏在全国热播之后,赵本山紧接着拍了《刘老根2》、《马大帅1》、《马大帅2》,越来越多的观众因为喜爱剧中的演员,来到刘老根大舞台买票看演出,“观众媒体的传播效应”越来越大。到2007年,刘老根大舞台连锁剧场的演出总收入达5800万元。据业内人士估算,这几部影视剧的利润在2000万元以上(赵本山对此拒绝评价)。月,赵本山以万元的价格购得沈阳大舞台剧场的所有权。

  有人评价:“这个套路只有赵本山能行。因为他名气大,他拍电视剧好使,央视会播,别人拍不好使。”但二人转专家马力认为,赵本山导的电视剧之所以“好使”,是因为他在电视剧的表演上做了创新,把二人转的艺术手法不露痕迹地融了进去,而这个本事确实只有赵本山有。“比如《刘老根》中赵本山和范伟的对手戏,《乡村爱情》里刘能和永强他爸打架的戏,作者只写了四五句台词,但让赵本山一演一导,就成了五六十句。他把二人转的说口儿融进去了,逗乐的词儿从演员嘴里自然流出来。”马力说,“赵本山把观众笑里的奥秘研究透了,他从底层研究老百姓的心,他知道这种笑会有市场。”

  “管理艺人,你光用制度去约束是不好使的。那都是野马,你上来就给他上套,绳儿会拉断的。我和他们之间,首先是感情化的,就像他们父亲一样,有时候比父亲尽到的责任还大。然后我给他们戏拍,让他们火,他就不敢得瑟了。最后我们把所有规矩形成制度,一条一条写出来,谁犯哪条,拿哪条钱。钱能治他们。罚款最多的,一下让他掏10万。”

  赵本山用电视剧包装徒弟,徒弟也越收越多。

  2009年1月30日,在本山传媒影视实习基地的小剧场里,赵本山举行了一次收徒仪式,这是他自2001年收下张小飞以来的第六次收徒。这一次共收下9人,徒弟增加至44人。收徒仪式由总裁刘双平主持,崔凯、田立冬、马力及本山传媒的8名副总裁、1名工会主席等为见证人。17:30分,赵本山向二人转祖师爷上香叩拜,新弟子向师傅行传统拜师礼,赵本山逐一给新弟子颁发证书、赠送他亲笔写的“国法家规”为信物。之后,由4号弟子唐鉴军领誓,9名新弟子集体宣誓“谦虚谨慎,从艺为民,尊师重道!”据赵本山说,镶嵌“国法家规”四个字的石头,上万块钱一块儿,是他亲自选的,以示这四个字的分量。

  同行的张老伯听了赵本山的创业故事,默默地想了许久才说,这让我想起了雷锋同志的两句话来。

 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,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。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,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,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。

  听了张老伯的话,吴天放感到雷锋似乎和赵本上不靠谱。但雷锋说的话,倒是是赵本山的实践相一致的。


  (https://www.dingdiannn.com/ddk239849/2002463.html)


1秒记住顶点小说:www.dingdiannn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ingdiannn.com